“当了三届区人大代表,我也算是老代表了,头一回如此详细地看到上一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印台区人大代表郭长全笑着说,“以前总是觉得,开了会举手表决通过了就可以了,政府会按照任务清单做好各项工作,但是完没完成确实也不清楚。这次看到这份文件,令人感到很意外!去年报告中哪些工作完成了、哪些没完成,看完材料中的重点任务完成表,一目了然!”
在刚刚结束的印台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区165名人大代表在报到时,跟郭长全代表一样,材料袋里都装有一份以前从未收到过的文件——《关于2022年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事项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以“正文+表格”的形式,分任务目标、牵头领导、责任单位、配合单位、进展情况等5个主要条目,逐一回应了去年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135项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这项改革措施,是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依法履行职责、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
创新监督理念,拓宽监督渠道
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如何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更好发挥人大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求,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是新一届印台区人大常委会履职后首先思考的一项重要课题。
“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精准有效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履职为民,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政府工作纷繁复杂,人大监督如何突出重点、切中要害?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既是过去一年工作的‘成绩单’,也是新一年工作的‘施工图’,一经人大代表表决并作出决议,就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意味着政府的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人大作出的决议来组织、实施和完成。”印台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政府工作报告能否落到实处,涉及政府的行政效能,也直接反映政府的公信力。所以,我们决定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开展全过程跟踪监督,既促进政府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又拓展了人大监督渠道,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实效性。这是我区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年初“分账”,细化责任
印台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区人大常委会立即召开主任会议,就如何对《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开展监督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区政府制定的工作任务分解表,紧盯报告承诺的具体事项和主要指标,印发了《关于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开展监督的通知》,将135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委员会进行分线监督,并要求各工作委员会根据工作职责进一步细化监督方案,对照清单逐条逐项开展监督,推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事项和指标落细落实落地。
同时,为避免“外行监督内行”、“热热闹闹走过场”等现象,切实提高监督《政府工作报告》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区人大常委会借助专业力量,按照“小型、专业、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印台区人大代表的行业特点、居住状况、知识结构,采取混合编组方式,将48名具有专业特长的辖区内省市区镇四级人大代表按专业划分,组建了法制建设、财政经济、教育科学体育文化卫生、环境资源保护4个代表小组,各工作委员会在开展监督工作时,邀请一定数量的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参与到活动中,不但调动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又发挥了代表“智囊团”作用。通过“内行看门道”,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对《政府工作报告》开展监督,对专业问题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实效。
年中“查账”,跟踪问效
人代会结束后,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各工作委员会牵头、专业小组成员参加,对《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跟进式”全过程监督。既有事先指定的明察,又有随机抽选的暗访;既有实地检查、台账审查,又有集中座谈、个别交流等。灵活运用多种监督方式,认真对照“任务书”,一项不漏查进度,对报告中重点项目、民生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135项工作任务进行监督,全面掌握真实情况。活动历时6个月,开展集中视察、调研42次,召开座谈会27次,邀请基层人大代表80余人次参与活动,提出意见建议60余条,推动印台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群众受益。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为立地坡到东山新建通组路,作为立地坡人,我看到以后感到很高兴。”印台区人大代表潘鑫说:“真没想到,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区政府的推动下,这条通组路真的修成了,今后村民出行再也不受天气限制了。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的这一举措,既树立了人大权威,又充分体现了政府公信力!”
据了解,陈炉镇立地坡至东山从前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真实写照,给群众出行造成了极大不便。印台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委将“新建立地坡至东山通组路”列为重点监督工作,通过电话询问、明察暗访、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跟踪监督,找出影响任务完成的主要症结,督促此项任务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到位。立地坡至东山通组路已于去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去年,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复杂严峻双重压力,区上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各方面支持下才把这条路打通,解决了周边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印台区交通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到。
年底“结账”,取信于民
无论是“分账”,还是“查账”,都是为了年底“结账”。《政府工作报告》年初由全体代表表决通过,一年到头完成得怎么样,还少不了要向代表交上一份“账本”。在印台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前,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区政府围绕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总体目标、民生重点、实事工程等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任务,向全体代表书面报告执行情况,无论完成得好或不好,都必须客观、真实地向代表作出说明。
看到这份报告,代表们纷纷点赞。印台区人大代表张伟说:“我们最关注的是报告执行情况,尤其是写进报告的那些民生实事是否落地生根。区人大常委会这一举措,让我们履职更有底气、更有动力。”
人大监督有分量,政府办理出实招
2022年,印台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135项工作任务中,除区游客服务中心因选址变更等3项工作任务未达预期之外(已向代表作出解释说明),项目策划包装、固定资产投资等121项具体性、指标性任务全部完成,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等11项常规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绩。
“去年,我们一改过去对《政府工作报告》‘重审议、轻监督’的现象,首次对《政府工作报告》开展监督,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这一做法在市委人大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大会交流。区委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创新举措,在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将‘对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事项和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监督’写入文件中,体现了区委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印台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印台区人大常委会将常态化开展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监督。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刚一闭幕,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143项工作任务制定了监督计划,同时,拓宽监督范围,从今年开始对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任务落实情况开展监督,实现了对区“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监督全覆盖。
撰稿人:童婕
供稿人:赵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