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通过学习新修订的代表法,感触尤为深刻,仿佛在履职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既明确了方向,也深感责任如山。
一、深刻学习领悟,筑牢为民代言的思想根基
代表法开宗明义指出,代表是依法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当选为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责任。作为村干部,我熟悉田间地头、家长里短,我必须将这份“熟悉”转化为依法履职的基础与优势,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代表法要求代表在出席大会前,要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读会议材料,并在会议期间根据安排参加代表团会议、全体会议等,认真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这让我明白,代表履职贯穿于会前准备和会中审议的全过程,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核心在于能否真实、准确、有效地反映群众的心声和期盼,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
二、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代表法第二章规定了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职责。通过学习,我深感作为代表,在会议期间必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审议报告和议案时,不能当“点头代表”,要结合本村、本乡镇发展的实际,特别是乡村振兴中的痛点难点,如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短板、人居环境整治、空心化老龄化等,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代表法赋予代表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日常下足功夫,深入调研,把乡亲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比如“一老一小”服务、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惠农政策落地“最后一米”等,转化为高质量的、可操作的建议和议案,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参加选举和表决时,更要秉持公心,代表人民的意志,投下庄严的一票。
三、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
代表法第三章详细阐述了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这正是我们基层代表发挥优势的主战场。学习让我豁然开朗,闭会期间履职绝非“休会”,而是更广泛、更深入联系服务群众的黄金期。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通过“板凳会”、“炕头会”等形式,与选民保持“零距离”联系,既要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也要耐心倾听、原汁原味记录大家的诉求、困难和意见建议,依法提出建议和议案。同时,积极参加代表联络站组织的活动,发挥村干部熟悉情况的优势,在调解邻里纠纷、协助落实惠民政策、监督村务公开等方面主动作为,将代表履职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推动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四、强化规矩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我将带头学习、遵守宪法法律和村规民约,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作表率,绝不做有损代表形象和群众利益的事。定期向原选区选民汇报履职情况,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时刻绷紧廉洁这根弦,在涉及集体利益、项目安排、政策落实等工作中,坚持原则,公道正派,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严守纪律规矩。
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代表法要求,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努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展现一名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应有的担当与风采,不负群众的信任与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