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过参加印台区人大常委会举办的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及阿庄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活动,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我对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此次修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代表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举措,为新时代人大代表依法高效履职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保障。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明确履职方向。新修订的代表法开宗明义强调代表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以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己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不仅是行为规范,更是政治要求,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履职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二是健全联系机制,厚植履职根基。新修订的代表法对代表联系群众和选民的形式以及内容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这深刻启示我们,履职的源头活水在于人民,必须主动“沉下去”,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最迫切的诉求,使提出的议案建议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三是优化履职保障,激发代表活力。新修订的代表法进一步完善了对代表执行职务的时间保障、物质保障、司法保障和组织保障。这为代表排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履职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要求我们倍加珍惜这份保障,将其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
四是规范履职行为,强化责任担当。新修订的代表法细化了代表履职的基本要求,对代表出席会议、审议发言、参加活动等提出了明确规范。这既是对代表行为的约束,也是对代表依法履职的鞭策。代表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必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依法依规行使权力。
五是完善监督机制,促进依法履职。新修订的代表法进一步明确了代表接受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监督的途径和方式。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将履职成效交由群众评判。
新修订的《代表法》为我们依法履职注入了新动力、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努力将新修订代表法的内容和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耕为民情怀,密切联系群众,主动走进乡村、企业、田间地头,积极参加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座谈、走访、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零距离倾听民声、全方位汇集民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出高质量、可操作的议案建议,当好群众的“代言人”和“贴心人”。